245 篇文章
  •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

   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实施,高校思政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,大数据、智能算法、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“智慧密码”。传统思政课堂面临的内容抽象、单向灌输、评价滞后等挑战,与“00后”青年差异化、灵活化、场景化的学习需求形成明显张力,这恰恰能够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得到有效解决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坚持改革创新,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,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。提高网络育人能力,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”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,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迫切需要探索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现实路径。

    15 25-07-09
  • 以数智技术赋能文旅发展

    对优秀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,是拓展文旅边界的重要手段。我国地大物博、历史悠久,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,如何深入挖掘、更好呈现?15处遗产构成要素依次铺开,用户化身游戏角色,沉浸式探索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,体验正阳门城楼搭建等趣味活动……打开“云上中轴”小程序,点击“数字中轴·小宇宙”进入体验,就能完成一次北京中轴线的线上之旅。数智技术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,能在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上整合优秀文化资源,并将其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。线上游览、观赏虽然不能取代亲身经历,数字化资源也无法替代实物,却为游客提供了新选择,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

    18 25-07-04
  •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

   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,大力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、高技能人才”。当前,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,形成了中职、专科和本科完整的贯通培养体系,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、融通发展,但仍存在多元办学机制不够健全、职普融通不够深入、职业教育数字化系统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,有待进一步破解。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对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、高技能人才”进行专章部署。因此,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,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,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、与产业布局相衔接。

    14 25-06-27
  •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: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

    在人工智能(AI)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,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。AI技术的广泛应用,不仅改变了知识的获取与传播方式,更促使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,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路径。

    12 25-06-26
  • 和人工智能一起成长

    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演进,相应的知识飞快更新。在中小学课堂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,要关注前沿进展,但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课程专业化水平,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框架下学习,对这一领域形成正确认知。

    7 25-06-25
  • 不能把数字教材锁在屏幕里

    如果所有的教材都是从屏幕上显示出来,学生老得盯着屏幕,不是数字教材的必然属性。不仅仅是学生家长,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下一代的健康,当然包括眼睛健康。把教材锁在屏幕里是推动数字教材普及的最大“拦路虎”。

    6 25-06-24